天津大学视觉智能实验室(英文简称ViL)成立于2011年,早期致力于开放环境主动视觉感知与应用研究,提出的文物本体原位监测技术,填补了文博科技领域无损监测空白,已成功在敦煌莫高窟、故宫等10多个遗产地或博物馆,面向文物本体劣化监测、修复评估、运输影响评估等多种业务开展了实地应用。团队于2016年成功牵头获批“文物本体表面监测与分析研究”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,也是国内首家聚焦文物本体表面状态精密监测和分析问题、从事相关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推广的团队。自2016年起,团队依托智能与计算学部、医学院,逐步形成了以学习理论研究为基础的“感-析-知”全方位视觉技术链条,涉及主动视觉感知、三维场景感知、精细化图像识别、视频内容分析与理解、多模态数据分析、医学影像处理与理解、基础理论研究等方向,服务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、智慧医疗、智能制造、智慧交通等行业。截止目前,团队现有3名教授、2名英才副教授、20余名博士生和30余名硕士生。团队已发表论文300余篇,近3年牵头承担2个千万级以上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,获批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重点项目、面上项目等10余个国家重大项目。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等多个奖项,相关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。毕业生获ACM中国(天津)优博、ACM中国优博提名奖,获2次全国信创与人工智能发展博士后学术论坛特等奖,7人次获国家奖学金。毕业生前往包括腾讯、百度、荣耀等国内知名公司工作,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任职。
图1:文物本体表面监测与分析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牌匾
图2:实验室方向图示